9月10日至12日,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钢铁楼内热闹非凡,协同中心2025级研究生迎新工作有序推进、圆满收官。从新生报到的初遇,到入学教育的赋能,再到班级建设的启航,环环相扣,一步步为硕博新生们搭建了融入新环境、开启科研新程的“桥梁”。
一、定格初遇,开启新篇章
9月10日上午,2025级硕博新生们满怀期待,陆续抵达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钢铁楼报到。在协同中心教师和研会工作人员提前部署、分工明确的安排下,报到工作有序进行。“钢”好遇见你,“协”手并进主题展板前,成为迎新现场的打卡点。笑容与“武科大新起点”的标语相映,新生们与工作人员纷纷在展板前合影,定格人生新阶段的珍贵记忆。






二、多维赋能,明确方向
9月11日,协同中心以“校史浸润+师者引路+制度讲解”为核心,为新生打造沉浸式入学教育,助力其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
1. 校史铸魂:上午,全体新生在钢铁楼401会议室观看校史主题教育直播,从学校发展脉络中感悟“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增强对学校与协同中心的归属感。



2. 导师寄语:协同中心副主任余敏老师与新生们面对面交流,分享实用建议,为新生的未来规划“划重点”。

3. 制度护航:辅导员马青春老师系统讲解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研究生期间的注意事项,帮助大家快速适应新环境。

三、导师见面会,精准匹配科研方向
9月11日下午,协同中心专场导师见面会如期举行,搭建新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桥梁”。会上,周雯老师详细介绍协同中心各团队的研究方向与优势,让新生全面了解各课题组特色。随后,新生结合自身兴趣与规划,与意向导师深入沟通,为后续确定研究课题、融入科研团队筑牢基础。




四、建组织、划红线,筑牢科研根基
9月12日上午,迎新入学教育工作进入关键环节。
1. 班级建设“搭框架”:在钢铁楼401会议室,辅导员马青春老师主持首次班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新生班委,同时完成研工部招新,为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2. 学术诚信“划红线”:胡锋老师以“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为主题开展班会,旨在倡导树立诚信科研意识,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守护学术初心。

3. 实验室安全“筑防线”:周雯老师聚焦实验室安全开展讲座,着重强调了实验室安全、实验设备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科研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新生科研筑牢安全屏障。

至此,协同中心2025级研究生迎新工作圆满完成。新生们将带着入学教育的收获、师生交流的温暖与集体生活的期待,在协同中心的大家庭里,以“淬火成钢”的意志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